关于发展农村新集体经济,我有以下思考。
一、优化行政环境,慎用行政手段。
用高度行政手段干预农村经济,基本上都起到了揠苗助长的作用。从人民公社运动到上世纪八、九十年代的乡办、村办企业,我们经历过的教训已经太多。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,也由于高度依靠行政手段推广,层层下达指标,导致合作社鱼龙混杂,多数有名无实。
这里,我重点谈一下塘约道路。
贵州省安顺市塘约村两年多来的改革实践,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、破解“三农”难题的有益探索,值得我们认真研究。
但是对于塘约模式目前能否在全国范围通过行政手段大面积推广,我持观望态度。
发现和培养左文学这样的农村精英不可能一蹴而就,而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共识和能力,打造适宜集体经济、合作经济发展的行政环境,更需千日之功。依靠行政手段一哄而起推广塘约道路,这是我能够想到的毁掉塘约道路的最佳捷径。
安顺市委书记周建琨同志在一年多时间内光临了塘约村11次!由此可以折射出塘约改革背后的行政环境。周建琨为伯乐,左文学是千里马,左文学幸运遇到了周建琨,于是产生了塘约模式。而放诸全国,这无疑是一个偶然事件。
《塘约道路》中列举了一个工作实例:“某残疾人,由于不交卫生费,被村里停发了低保费。”乡村干部明白,在大多数地方,如果该残疾人选择上访,乡村两级的接访、维稳费用,一年一万元不够;如果选择去纪检委举报,这无疑又是一件侵害群众利益的典型案件,从乡长到分管民政的副乡长,从包村乡干部到村两委主干,都得被问责,村支部书记、村民委员会主任还可能被定性为村霸!村规民约不可能凌驾于党纪国法之上。
建立激励干部干事创业、宽容失败的容错机制,是优化行政环境的第一步。否则,伯乐遁世,千里马骈死于槽枥。
复制塘约模式,首先需要复制伯乐(行政环境),再由伯乐去挖掘千里马(农村带头人),这个顺序不可倒置。要大力优化行政环境,但是慎用行政推广手段。否则,很难避免重蹈推广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覆辙,挫伤广大干部群众发展集体经济、合作经济的积极性。
二、增加涉农投入,慎用直接补贴。
(一)对农业经营主体的直接财政补贴政策,弊大于利。
近日媒体曝光了广西某地农民利用自己成立的农业专业合作社,自制补助名单,并让村民签字,从而套取了国家补助款7万余元。我相信类似案件全国范围还有很多。在扶持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工作中,一些农户通过虚假流转耕地等方式申报补贴,由于实际认定操作困难,给乡镇工作带来很大压力,由此引发许多干群矛盾。
无论是扶持家庭农场、农业龙头企业,还是扶持农业专业合作社或村级集体经济,我认为都应该慎用直接财政补贴政策。对种粮大户的直接补贴,就是对小农经营的不公平。在监管存在重大漏洞的情况下,农业直接补贴政策,会激励许多农业经营者不把主要心思放在提高农业生产力上,而是处心积虑疏通关系,把精力投入到谋求各种惠农补贴上。这不仅导致财政支农惠农资金浪费流失严重,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身的健康成长,也极为不利。
(二)从总量上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农投入力度。
1、拓宽农村金融产品的创新渠道。
融资难、风险大是制约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重大瓶颈。应该大力创新农村金融的抵押担保机制,扩大农业保险补贴范围。我乡有一个规模养鸡场,融资100多万,全部都是高利贷。由于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难,保险产品缺失,遇到今年鸡蛋价格暴跌,该养殖户面临破产绝境。
在商业银行纷纷远离农村的大背景下,应该加大财政投入,支持农村互助金融健康发展,这也是建设扶贫长效机制的重要抓手。
2、完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。
县乡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投入不足,基础条件落后,无法满足农民的生产要求。
2014年,魏家坡村日光温室蔬菜大棚经营户杨向荣选择了蘑菇种植。由于当地缺乏技术人才,先后聘请过山东和内蒙的技术员指导种植,走了许多弯路。后来,产品上市了,市场服务又跟不上。小县城消费能力非常有限,往周边地市销售又缺乏市场信息和配套物流服务。最后大量蘑菇倒掉,菜农损失惨重。
羊道沟村刘栓柱,规模养羊500余只,前年爆发过一次疫情,请了当地多个兽医都没有效果,死了一百多只羊。后来电话求助了辽宁盖县某种羊场的技术员后,才控制住了疫情。
今年,大刘家湾村民刘贵平,想引进黑枸杞种植。和我探讨过几次,我帮助去咨询过本县的农业技术员,由于能够得到的指导非常有限,最后没能实施成。
所以,下一步,我们应该加大水利、农机、农技、兽医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力度,在提高农业技术服务能力的基础上,强化涉农综合信息、农产品营销、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服务。
三、营造让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。
营造公开透明的政务环境,提高政府服务效能,为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提供高效便捷的行政服务,促进农民创业、农业创新;建立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,严厉打击商业欺诈、假冒伪劣、违法广告;用法治保障各农业经营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,遏制限制竞争、扭曲市场的行为。
小农家庭经营、种粮大户、家庭农场、农业专业合作社、农业龙头企业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,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孰优孰劣,通过市场公平竞争来说话。用农民自己的话说,就是“是骡子是马,拉出来遛遛”。
我相信,各种经营形式在此消彼长中共同发展,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。老百姓是理性的,沿着哪条道路有饭吃,有好日子过,就会支持和追随。
四、加强集体经济理论研究。
相对于西方经济学,对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理论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。发展集体经济理论,我们必须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成果。这是一种文明的继承和发展,而不是盲目的排斥和否定。一些学者指出的发展集体经济存在的诸多弊端,论证严谨,我们应该虚心学习,逐步超越。
同时,我们也不能妄自菲薄,丧失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。
人民公社时期的集体经济失败了,不能说明集体经济自身缺乏生命力。这是由于我们当时管理集体经济的经验和能力不足,过度依靠行政手段推动,走了极端。如果在阿里巴巴或者微软这样的现代企业内,整天搞阶级斗争,用不了一年时间企业也得倒闭。
还有学者拿负债率问题来否定华西和南街。而美国人均负债5.9万美元,据说国人依然安居乐业。
发展社会主义集体经济,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逾越过的社会治理高度。我们必须加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,逐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理论体系,从而更好地指导集体经济实践,实现全民共同富裕。
五、狠抓党建工作,培育各级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共识和能力。
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历程,几乎就是一部去集体化史。许多党员干部甚至领导同志内心深处抵触集体经济、合作经济思想。
发展农村集体经济,关键在于发挥党支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,强化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执行力。而各级党委书记又是抓好基层党建工作的关键。时代呼唤左文学这样的基层党支部书记,更需要周建琨式的敢于支持、善于培养农村带头人的领导干部。
发展集体经济不能违背经济规律,只有在公平的市场竞争中,才能让我们掌握管理集体经济的本领,才能逐步壮大集体经济,激发集体经济的生机和活力。
培育党员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共识和能力,是实现全民富裕、建立扶贫长效机制的关键,也是关系我党兴衰存亡的重大考验。
如果有一天,全国没有了华西,没有了南街,没有了塘约,没有了集体经济的星星之火,而我们还在说自己走在社会主义道路上,这样旗帜和道路分离,必将导致官员指鹿为马、群众心口不一、民族信仰缺失。“党将不党,国将不国”。这一点,必须引起全体党员的警醒。
危险距离我们还有多远?答案就在新时期的党建工作中。
作者单位:山西省忻州市五寨县新寨乡人民政府
声 明
本微信公众号系《中国乡村发现》官方微信,如无特殊说明,本微信内容均来自《中国乡村发现》杂志或网站,版权所有。欢迎转载,如有媒体或其他机构转载,请注明出处为“中国乡村发现网”。对于不注明出处的侵权行为,本刊保持追究法律责任权利。
征 订
★《中国乡村发现》官方网站:https://www.zgxcfx.com
★《中国乡村发现》书刊订阅:25元/期,全年150元
◎支付宝--账户名:陈明飞;账号:hnnyy@vip.163.com
◎银行汇款--户名:湖南省农村发展研究院
开户行:中国农业银行长沙洪山桥支行
账号:18-077 1010 4000 2317
◎邮局汇款--地址:长沙浏河村巷37号
收款人:陈明飞;邮编:410003;电话:0731-84210181
◎汇款后请及时致电确认到账情况及收刊地址
★投稿邮箱:zhgxcfx@163.com
官方微信推荐
★ 论道三农:hncwsh
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、省农村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、中国乡村发现主编陈文胜原创文章发布平台。
★ 湖湘智库:huxiangzhiku
中共湖南省委、湖南省人民政府直辖的综合型智库--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的官方微信。
★中国湘学:xiangxuecn
湖南省湘学研究院的官方微信公众号,致力于成为湘学知识普及平台、湘学学者交流平台、湘学成果共享平台。
★乡村发现:zgxcfx
乡村品牌读物《中国乡村发现》刊物及中国乡村发现网的官方微信。
评论列表